2015-08-05 更生日報 / 壽豐/記者葉文杰報導
台北康橋雙語學校到壽豐青陽農園參與有機耕作 營造可四季採收的森林。
「到花蓮,除了山水美景外,還有『食物森林』可以體驗!」梧桐環境整合基金會與花蓮棲地保育學會昨天在壽豐鄉池南村青陽農園舉辦「食物森林」系列體驗活動,來自都會區的孩子力行有機耕作與水源搶救等工作,並以打造「食物森林」目標、概念親身參與,具體落實友善環境的積極行動。
梧桐環境整合基金會在全台辦理「食物森林」系列講座活動,這次特別安排前進花蓮行程,並與花蓮棲地保育學會合作,以講座與行動體驗等方式,加深都會區孩子對自然生態、有機農業的認識,進而建立友善環境的觀念。
台北康橋雙語學校五年來利用寒暑假時間,帶領孩子走訪偏鄉體驗不同生活環境,五年來,都獲得花蓮在地子弟美卿姐(吳美卿)全程陪同、擔任義工;美卿姐說,在壽豐鄉出身並曾在壽豐鄉農會服務多年,深刻感受推廣有機無毒農業對環境友善的好處,希望可以透過擔任義工的機會,把花蓮的好與有機農業特色,介紹給都會區孩子。
今年暑假,康橋雙語學校邀請梧桐環境整合基金會安排夏令體驗行程,昨天一行人來到壽豐鄉池南村青陽農場,並立即展開「食物森林的生態系」講座活動,帶領大家認識當地生態與創造食物森林的秘訣。
梧桐環境整合基金會專員丘建賢說,「食物森林」就是可以吃的森林,與天然森林一樣具有多層次結構和多樣性物種,因此可以四季採收食物,並自我循環照顧土地。陳仁真說,食物森林已在美國西雅圖市區發展多年,該地區居民與志工共同耕作,共享食物,活化了公有地的生態與民眾間的感情。
梧桐基金會為將食物森林的概念推廣到台灣,目前正在全台各地舉辦食物森林巡迴講座,鼓勵民眾動手創造食物森林,期待台灣有一天可以戶戶森林,瓜果比鄰。
由於生態系是食物森林賴以為生的環境,土壤更是孕育食物森林的母親。因此昨天「食物森林的生態系」講座活動,除邀請花蓮棲地學會傅元陽擔任講師,還邀請中興大學土壤環境研究所分享「腳底下的土壤」。
康橋孩子除了體驗有機堆肥施灑操作要領,也隨著青陽農場志工一起前往埋管、引水、掘蓄水井等搶救日漸枯竭的水源,用身體力行體認生活與環境的密切關係,進而建立友善土地環境的觀念。
梧桐環境整合基金會在全台辦理「食物森林」系列講座活動,這次特別安排前進花蓮行程,並與花蓮棲地保育學會合作,以講座與行動體驗等方式,加深都會區孩子對自然生態、有機農業的認識,進而建立友善環境的觀念。
台北康橋雙語學校五年來利用寒暑假時間,帶領孩子走訪偏鄉體驗不同生活環境,五年來,都獲得花蓮在地子弟美卿姐(吳美卿)全程陪同、擔任義工;美卿姐說,在壽豐鄉出身並曾在壽豐鄉農會服務多年,深刻感受推廣有機無毒農業對環境友善的好處,希望可以透過擔任義工的機會,把花蓮的好與有機農業特色,介紹給都會區孩子。
今年暑假,康橋雙語學校邀請梧桐環境整合基金會安排夏令體驗行程,昨天一行人來到壽豐鄉池南村青陽農場,並立即展開「食物森林的生態系」講座活動,帶領大家認識當地生態與創造食物森林的秘訣。
梧桐環境整合基金會專員丘建賢說,「食物森林」就是可以吃的森林,與天然森林一樣具有多層次結構和多樣性物種,因此可以四季採收食物,並自我循環照顧土地。陳仁真說,食物森林已在美國西雅圖市區發展多年,該地區居民與志工共同耕作,共享食物,活化了公有地的生態與民眾間的感情。
梧桐基金會為將食物森林的概念推廣到台灣,目前正在全台各地舉辦食物森林巡迴講座,鼓勵民眾動手創造食物森林,期待台灣有一天可以戶戶森林,瓜果比鄰。
由於生態系是食物森林賴以為生的環境,土壤更是孕育食物森林的母親。因此昨天「食物森林的生態系」講座活動,除邀請花蓮棲地學會傅元陽擔任講師,還邀請中興大學土壤環境研究所分享「腳底下的土壤」。
康橋孩子除了體驗有機堆肥施灑操作要領,也隨著青陽農場志工一起前往埋管、引水、掘蓄水井等搶救日漸枯竭的水源,用身體力行體認生活與環境的密切關係,進而建立友善土地環境的觀念。
圖:都會區孩子體驗有機耕作時進行的有機堆肥等勞力工作。(記者葉文杰/攝) |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