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減少移動污染源,康橋國際學校學生除進行研究,也提出政策建言,希望增加駕訓班電動車比例,讓民眾取得駕照後不用再經歷適應期,並以多元方法宣傳空污知識,獲得環保署創意競賽特優。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今天舉辦「2021空品知識、行動與創意競賽」頒獎典禮。環保署副署長蔡鴻德致詞時表示,有這麼多學校熱情參與,對環保署來說是一個鼓勵,不同領域創造出來的東西就會不一樣,希望從食衣住行育樂出發,用不同策略將空污防治的觀念傳遞給社會大眾。
本次高中組特優「空氣救護隊」是由康橋國際學校張恩慈、周賢丞發想設計。張恩慈接受訪問時表示,計畫主要是針對減少移動性污染源,希望了解民眾對電動機車的看法,前後約執行1個半月,也有進行線上、線下的問卷調查。
張恩慈指出,計畫完成後也提出政策建議,最重要的是從教育著手,因此設計完整的簡報、學習單等;另外也建議駕訓班在訓練期間就能選擇電動車,未來真正上路也不需要重新適應。
大專組特優則是由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系學生郝貞愛、林映岑、施佑儒研發的「空污行動撲滿」獲得。團隊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雖然自己是醫學系背景,但對於公衛議題其實與一般人認知差不多。
團隊指出,提出「空污行動撲滿APP」的概念,是整合各監測站的資料,若在居住處所設有空氣盒子也能自訂連結,相關數據除了即時呈現,也能累積成為大數據;希望能結合所學,讓民眾能透過APP知道,若曝露在空氣品質不佳的環境中對健康有什麼影響。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7日舉辦「2021空品知識、行動與創意競賽」頒獎典禮,大專組特優是由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系學生提出「空污行動撲滿」警示APP獲得,希望能結合所學,讓民眾能透過APP知道,若曝露在空氣品質不佳的環境中對健康有什麼影響。
原文網址:https://www.cna.com.tw/news/ahel/202112070192.aspx
留言
張貼留言